悼词-父亲张慜

父亲张慜因突发肺炎,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2022年12月25日晚9点45分在北京医院离世,享年96岁。

父亲张慜于1926年7月11日出生在湖南省澧县一个读书人的家庭。爷爷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院(武汉大学的前身)毕业后,一直担任湖南第二师范学校的国文和英文教师,奶奶也是当地的小学老师。 在父亲只有4岁的那年,爷爷因患肺病, 英年早逝。从此家境也变得困难。湖南第二师范学校后改名为常德市第一中学。1944年,父亲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常德一中。正直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他留在家乡和奶奶一起,做了两年小学教员。1946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国文系,武汉大学的法律系,和湖南大学的英文系。但由于凑不起去北平的车费也买不起在北方御寒的棉衣,他还是放弃了自己钟爱的国文,选择了公费的武汉大学法律系。1951年从武大毕业后,他立即赶往陕西西安,任职于当时的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1955年国家大行政区撤销后,他来到北京,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直到1995年离休。离职之前,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和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父亲张慜在青年学生时代,以反专制,反独裁,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的初衷,真诚地参加革命。建国后,经历了70 多年的风雨沧桑,目睹国家的巨变,他更感受了来自大众百姓间真实的善良和温暖。 在离休后的晚年,他又认真地反思他曾为之奋斗所创建的体制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作为法律人,父亲张慜认为他的人生价值从上世纪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真正开始实现. 他离开人世后为我们留下了四个他引以为豪的,也是可圈可点的精神和物质遗产:

第一,从建国初期到1976年,频繁的政治运动使得国家的法治和社会公正受到了严重破坏。1978年,最高人民法院开展平反建国后在全国判处的大批冤假错案。父亲张慜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参与调查研究、起草文件等工作。1978至1980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三个执行冤假错案复查的重要文件,并下发各地方法院,父亲张慜起草了其中的两个文件。三个文件执行后,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迅速平反了大批的冤假错案,使32万多名受害者,还有无数的家属重见天日。

第二,1984年,父亲张慜参与了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的创立,组织,和撰写教材的工作。他是《中国司法制度》课程的主讲教师。他还主编了《当代中国审判工作》一书。这所业余法律大学就是1997年成立的国家法官学院的前身。他也是1991年成立的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所最早的一批骨干成员。

第三,1997年,他出版了《法院独立审判问题研究》一书。这是国内第一本研究独立 审判问题的专著。在这本书里,他反复强调,任何个人和组织,包括执政党,都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监督和约束。虽然实现全面的国家法治还任重而道远,但这本书是学术界推进司法独立进程中难能可贵的第一步。这本书自出版后,一直被大量相关论文引用。自2016年起,这本书的电子版通过互联网在全球免费发行。

第四,父亲张慜晚年回忆青年时代在武汉大学的往事时,总给他带来无限的感慨和感激。他和同为武大校友的母亲姜怡珊一直想为母校做一点最后能做的贡献。2015年母亲过世后,他将他们终身积蓄的100万元捐给武汉大学,成立了张慜-姜怡珊法学教育基金,用以资助法学院的教学,科研以及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教师。自2017年起,每年都有八、九位清贫而优秀的武大法学院学生获奖,至今已有49名同学获得了基金会的资助。

父亲张慜始终秉持着一位法律人的理想和原则,孜孜不倦地为实现国家法治和司法公正而努力。父亲做学问的严谨,对法律条款的精准解释和合理使用,还有他作为一位终身学者的读书习惯,对我一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经历了民国时期中学和大学的教育,父亲打下了坚实的古典文学,汉语和英文的基础,他有着很深的文化修养。几十年来,他熟读了所有的中国古典名著,并创作了一百多首诗词。他每天都写日记,记录了对生活,家庭,社会,时政和对往事的反思。

亲爱的父亲,我们祝愿您一路走好。您放心,我会继续管理好您和母亲的武汉大学法学教育基金,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得到资助。在归去的路上,您会遇见您最欣赏的苏东坡,向这位流放在外的大学者学习诗词,还会遇见对您影响至深的法学理论的奠基人孟德斯鸠,用您带着湖南口音的英文向他请教您读过的《论法的精神》中的疑惑,他也会用带着法国口音的英文和您一起探讨“专制政体”的演变。您在天堂不会寂寞,您也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最后,我代表全家深深地,诚挚地感谢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们多年来给予我父母,以及我们全家的莫大帮助和关爱。我们还要感谢北京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几十年来给予父亲精益求精的治疗,以及临终前所做的全力以赴的抢救。



二0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张晓东